辽宁工业大学研究生处(党委研究生工作部)是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执行国家和辽宁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有关法规和政策,组织实施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管理部门,其主要职能包括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、招生考试、日常管理、教学培养、学位授予、导师队伍建设、创新创业教育及质量评估等工作。
我校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,199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,2003年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。学校研究生教育历经30年的改革发展,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生办学特色,取得了丰硕的研究生办学成果。学校拥有辽宁省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1个,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,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,涵盖工学、理学、法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和文学等学科门类。在校各类研究生共2625名,其中全日制研究生2469人,非全日制研究生156人。学校建有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(汽车及零部件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),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,辽宁省技术创新中心2个,辽宁省高等学校智库平台2个,辽宁省高等学校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;辽宁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7个,与辽宁省发改委合建工程研究中心1个,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。
坚持导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持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。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、结构合理、业务精湛的研究生导师队伍。目前,博士生导师7人,硕士生导师465人,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320人,具有博士学位378人,外聘导师103人。研究生导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,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3人次,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;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,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3个,辽宁省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,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5个,入选“兴辽英才计划”18人,入选辽宁省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68人,辽宁省优秀专家5人,辽宁省特聘教授4人,辽宁省中青年社会科学人才百人层次3人,辽宁省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3人。8人次入选“科睿唯安”全球高引用科学家榜单,9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,18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人才成长计划,15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。
坚持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,注重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,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改革,先后被评为“辽宁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”和“辽宁省校园先锋示范岗”。近五年来,获批省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35项。获得省级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,其中特等奖3项。建成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3门,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,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12门。注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,不断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。与地方政府、企业共建“辽宁工业大学-万得汽车未来技术研究院”等协同创新平台10余个,建成辽宁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5个,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2个。
研究生招生规模有序扩大,严把学位授予质量,创新培养成效显著。近年来,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,专硕、学硕比例持续优化,高度契合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,学校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,保证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创新培养质量,共有49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。近五年,硕士研究生获创新竞赛国家级奖项172项、省级奖项621项;发表学术论文2200余篇,其中SCI、EI、CSSCI、中文核心以上级别论文900余篇;硕士研究生平均就业率96.3%,博士研究生考取率逐年提高,共有235名优秀毕业生考取上海交通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东南大学、大连理工大学、东北大学等重点高校博士研究生,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。
学校研究生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弘扬“砺器悟道”的校训精神,秉承“以一流研究生教育推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”办学理念,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综合改革,加快培养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,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。
(更新时间2025年9月)